2024/08/30
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日前“牵手”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安徽马钢技师学院,定向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轧钢、炼钢高级工,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兴澄特钢安排就业,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让这些职教生免去了就业“心病”。昨从江阴教育部门获悉,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近三年来,该市1.6万名职业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高级蓝领”们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在职业教育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他们始终坚持把就业市场的认可程度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围绕市场需求、把握专业趋向。组织和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以苏州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为依据,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规格。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每增设一个新专业,都要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各院校建立专业委员会或校董会,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人事部门负责人参与相关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制定。经过几年的努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一批名牌专业已形成。
一名专家说,无锡在这方面早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无锡的职业教育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而是更好地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双赢之路。据了解,目前无锡市已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75所,在校生79875人,开设了12大类8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全市所有行业、工种。
无锡职教中心与2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学生接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了完整的生产操作、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学校也参与孵化小企业,依托学校智力资源开发新型产品,中小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研发机构的格局正在无锡开始形成。深圳百利公司与无锡职教中心合作,共同推出无锡桑达国联电源有限公司,依托学校的教学、科研力量,设计、生产注塑模具。无锡商职院牵头举办的江苏教育超市集团,已在42所高校开办了82家教育超市。江阴华姿职业学校依托专业与当地村镇合办了“绿洲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无公害蔬菜;还与台商合资举办了“巧集园艺有限公司”培养生产蝴蝶兰等。
其次建立苏州国际教育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构筑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国际教育园规划用地6.73平方公里,计划投资43亿元。目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批准设立,2003年已首期招生,3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2004年入园学生将达到1.5万人。全部建成后,入驻院校将达到15所。
千亿球友会首页,
思路越辩越明,最终形成了一致的审议意见:要求政府强化宣传,着力消除群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加快扭转“重普教、轻职教”的社会现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对普职教的宏观调控。突出重点,高起点规划建设职教中心,确保该校2005年跻身于省示范性骨干职业学校行列,并为将来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预留发展空间。这一切,都预示着邗江职教的春天。
千亿球友会首页,
紧接着,常委会社事委主任报告关于职业教育的调查情况,要求政府发展职教要有新思路、大手笔、硬指标,提出的建议措施让委员们眼睛一亮,掌声再次响起。
为提高审议质量,常委会主任极为重视,要求各方面精心准备。根据要求,委员们结合各自工作分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住会委员对区内职校进行了集中视察;会前办公室向委员们发放了《职教法》及省实施办法、全国和全省职教工作会议资料;为加深对《职教法》理解,全面了解国内外职教发展现状和趋势,常委会又专程从省职业技术师院请来专家为委员们进行专题学法讲座。
丁校长还讲了一个细节。尽管外地企业管理很严,但他们该讲人情的地方还很讲人情。企业安排免费午餐或晚餐是正常的事,而餐后,工人们还有水果等供应。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普通工人感受到了特别的待遇,他们自然会很乐意在此工作。
再有,就是苏州、上海等地企业招工行动迅速。就拿今年来说,尽管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但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已经纷纷来镇“选秀”了。“新进”人事行政经理冯君恩说,去年在镇江驻上海办事处的帮助下,招了几名镇江电子工业学校的技工,一年使用下来发现这批孩子总体素质不错,所以,今年他们决定到镇江招更多的学生。而他们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来迟了招不到人。而本地有些企业,都是到临时用人了,才急吼吼地赶去招人,有时候自然难以如愿。
议题一经确定,政府及人大相关工委随即紧锣密鼓行动起来。区政府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加以专题研究。区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率领相关工委同志,深入学校、企业、乡村、部门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又前往上海、浙江等职教发达地区,学先进,找差距,寻求发展之路。
6月30日,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如期召开。分管副区长首先向会议汇报全区职业教育情况,同时表示,政府将重新调整“十五”期间职教发展目标,并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使邗江职教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政府的汇报让委员们心中有了底,掌声第一次自发地响起。
严肃的人大常委会会场,除了鼓掌通过一Baidu Nhomakorabea程序性决定,一般少有掌声。在这次会议上,政府和人大相关工委关于职教议题的报告却赢得了两度难得的掌声。
年初,选择审议议题时,主任会议出人意料地确定职业教育这一“冷门”,作为新一届常委会的第一项专题审议议题。他们敏锐地意识到,现在“普高热”尚未降温,职教处于低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仅需要拔尖的专门人才,同样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更要关注职教,促进普职教的协调发展。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人容易想到的是薪酬因素。的确,据镇江市电子工业学校丁校长介绍,苏州、无锡、上海等地的企业,来招收镇江的技术工人“开价”月薪大多在千元以上,而且由企业交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该校已经连续多年有三分之二强的毕业生流向苏州、无锡等地。而留下来的学生主要是市区的孩子,一方面是孩子怕出远门,另一方面是父母不放心。
丁校长告诉记者,该校连续多年就业率100%,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自然也是选择信誉和收益都好的外地企业。
职业教育招生难、发展难,持续的滑坡,让职教界心寒,然而日前召开的扬州邗江区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却吹出了职教发展的春风。
2003年6月30日,扬州迎来了入夏以来又一个暑热的天气,邗江人大会议室审议气氛热烈,委员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抒发着各自的心声:“沿江开发、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一个个项目引进了、开工了、投产了,现在急需高素质技术工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赶紧跟上。”“职业教育收费标准低,培养成本高,自身积累能力弱,自主发展难度大,政府要大力扶持,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一个个急切的呼声此起彼伏,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呼唤着职业教育新一轮的大发展。
2002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苏州市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总体方案》,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打破行业、部门界限,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职教资源,实现规模办学的发展规划。
围绕“就业”和“服务”两大目标,苏州市职业教育战略性调整在改革和发展两个层面同步推进。
首先将市区18所职业学校合并组建为5所高职院校,同时撤销9所职业学校,对于其他学校则采取置换并入相关职业学校或易地新建等形式,达到做优的目的。
拓展就业渠道,强化校企合作。市区的9所职业院校成为“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积极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以企业名称或以产品名称命名,全市已建立了数十个“实训基地”;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球友会app,,把企业文化渗透到职业院校,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
上周,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三资企业派人到镇江电子工业学校现场考试选聘技工。这意味着,今年我市又将有一批地产技工“外流”了。而去年,本地企业需招技工7000余人次,招聘成功者不到3000人次。那么,为什么本地企业急需技术人才,而地产技工却纷纷选择“外流”呢?
近年来,苏州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2003年,全市GDP总量超过2800亿元,财政收入达410亿元。工业产值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进出口总额达到657亿美元,位列全国城市第三位。全市累计批准的外资企业已超过万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81家。
经济越发展,越是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现有的高职培养能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之间的缺口,为苏州高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苏州市敏锐地把握住人才竞争力与投资软环境之间的联系,鲜明提出加快以高职为主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举措。
互利双赢的共同目标还为学校赢得了企业的反哺。企业的物质支持使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设备得以更新和升级,一批企业还在职业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奖学金或助学金,鼓励优秀学生、扶持贫困学生。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无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学校招生、就业两难的僵局被打破,在全国上下一片“普高热”的形势下,近年来,无锡职教与普高的招生比例一直保持在1∶1。
雄厚的工业经济实力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江阴学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江阴拥有1万多家工业企业,急需大量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现有的1所高职院校,14所中等职业学校和71所各种培训机构,86家职教院校(机构)成为江阴培养“高级蓝领”人才的摇篮。江阴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开展“定单式”人才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调整教学内容;企业全程参与学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等。“校企合作”,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两个月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与江阴市吉鑫机械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校企双方经过商议,在该校机电系05数控2个班中选拔40名同学成立“吉鑫数控班”,学生相关课程、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由企业参与完成,学生一毕业就由企业择优录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阴开展“校企合作”的典范,校企双方实施“定向招生、双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1.5+1.5”或“2+1”的培养方式,在学校完成一年半或两年的理论学习,其余时间在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学院目前与双良、申达等企业联合开设了“双良集团高分子材料班”、“申达集团高分子专业班”等20多个定向班。此外,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与江阴多家上市公司也开展合作办学,开设的30多个专业紧贴企业需求,每年有600多毕业生进入这些上市公司工作。
无锡电 近年来,无锡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些重点学校、特色学校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设置专业,减少了市场盲目性,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已形成一体化。无锡的“订单式”职业教育方式在国内受到推崇。
其次,丁校长认为,外地企业用工规范也是吸引人才之处。他说,像苏州、上海等地的企业,招收镇江的学生一律签订正式合同。按照约定,试用期结束后,就正式定级加薪,到时的薪水大都比试用期增加一倍以上。镇江去的学生很少有“打回票”的,丁校长说,这一方面证明我们送出去的学生技术过硬,另一方面也证明,人家企业用人是诚心诚意的,而不是靠频繁地搞试用期,来剥削技工的劳动成果。
千亿球友会首页,
“通过校企合作教育,不仅为企业提供大量实用型人才,也让学校准确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就业打开了‘绿色通道’,是一个双赢之举”。江阴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球友会app,,今年以来,江阴“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特点,江阴企业与市外大专院校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今年1月,香港理工大学江阴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重点在信息科技与多媒体、生物科技与新材料等领域与江阴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上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江阴人才技术合作基地、西安工程大学江阴虚拟学院等5个人才技术合作基地正式揭牌,江阴“校企合作”的内涵不断在丰富和提升。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近5年来,苏州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3年,市区5所骨干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能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低潮时冲出重围,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突破口——突出就业导向,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