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
千亿球友会首页,千亿球友会首页,(原标题:重庆理工大学教授追梦故事系列报道 毛华扬:中国会计电算化的推动者)
华龙网6月23日7时10分讯(张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大部分单位财务核算都还是采用旧式手工记账,据一位老会计回忆:每天工作除了算盘珠计算器,就是阿拉伯数字,二十多本的账本要做到账账相符就够你受了不要说账表相符,这样的工作经历也许80后做会计的人已很难有这种感受了。如今,会计电算化已经全面普及,将会计们从旧俗的整天记账报账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会计电算化也成为会计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在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有这样一位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他一边自学计算机知识,开发财会软件,一边到企业推广软件,希望把会计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他还编写教材,培养更多会计电算化学生,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他就是毛华扬教授。
1981年,年轻的毛华扬到成都一家兵工厂实习时,在财务科会计月度结账后,会计账出现了不平,差了3分钱。由于这3分钱,全财务科的人查了几天几夜。
“同事间的相互责怪、怨气,出错人员的难堪QY球友会官网,这些都给我深刻教育,同时也让我感到会计工作辛苦至极。”毛华扬说,由于自己实习的是成本核算,师傅给了他几垛一尺多高的料单,让他用算盘复核。当时,他打了3次,出现了3个不同的数据,这让他很恼火,加上师傅对会计日常工作的介绍,月初、月末都要加班,很多时候都要通宵达旦。这些都让他感到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很重。
“当时我有一点计算机知识,就想如果用计算机来做账是不是要简单很多。那时人年轻,还是有点梦想。”毛华扬说,毕业后,他留在了川南工业管理学校教书,那时他开始自学计算机,进行一些编程。然而QY球友会官网,当时计算机是一个奢侈品,使用一个小时要60元,而那时工资才42元一个月。同样难找的还有计算机方面的书籍。“那时候学习计算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缺乏资料。学习DBASE的时候,就是借了一本油印资料,书店里根本没有相关的书。”
为了能使用电脑,毛华扬联系了一家离学校有300多公里兵工厂,免费为他们编写工资、银行存款对账、成本计算等的相关程序模块。当年,每到周末毛华扬都会坐3个小时火车去工厂编写程序模块。为了抓紧时间,他总会先把程序写在纸上,到了工厂后马上抓紧时间实验。当工资程序模块出来后,一分钟运算出了所有员工工资,让周围的会计大吃一惊,而这也是重庆市最早的一批关于工资运算的程序模块。
与研究会计电算化同步的还有人才培养工作。在毛华扬看来,要推动整个会计行业的电算化,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学校同意我们试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当时我就是想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方面是到了企业能够编一些东西,另一方面是能够为懂会计与懂计算机的人起到一个桥梁作用。”毛华扬说,当时懂计算机的不懂会计,懂会计的不懂计算机,他培养的学生要能整合这两个专业。
然而,在整个中国,会计电算化也处于起步阶段,教材、人才培养方案等等都是一片空白。毛华扬和另外一位老师编写了《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BASIC语言)供学生上课用。
“其实也就是编写了一些基本的小程序。但当时质疑我们的人还是很多,说你毛华扬就是神经病。” 据毛华扬回忆,那时候没有经费,能够同意他开设这么课就已经求之不得了,所以,其他尝试必须全部靠自己。“那时候难,太难了。”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限制,但是毛华扬依旧想把这项工作做下去,一是信念,他相信会计电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一个原因则是会计人员真的太苦了。
与学校教育同步,毛华扬也开设了很多在职人员培训班,培养企业的人才。“由于计算机逐渐多了起来,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也慢慢开始尝试。那时候,最先开始的一般都是工资部分,因为工资核算较为规范,每月变化不多,但人工会计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工资发放采用计算机,会计工作效率就上去了。能够用计算机计算发放,那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最开始就是给西南兵工局办班,随后就是兵器工业部办班。”
八十年代末,毛华扬为西南兵工局开发了报表汇总,随后又在兵器工业总公司做了全国兵器行业的报表汇总。
“当时做了报表汇总之后,兵器部、财会局、信息局,他们觉得不错,就开始推广。当时会计司抓这个事情,成为全国性试验,财政部就想是不是全国都能实现这个,当时全国有三个试点,我属于技术负责。”至此,毛华扬的会计电算化从单位走向整个行业,从重庆走向了全国。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会计电算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争夺对象。当时属于兵器工业部的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现重庆理工大学),希望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专业方向,在此背景下,毛华扬于1992年8月31日调入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系。
“在我调入之前,就进行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并招收了第一届会计电算化本专科学生。我调入的第二天,就任命我为会计电算化教研室的副主任,并调入了相关的老师,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当年第一本教材是毛华扬在1988年编写的教材《微型计算机在会计统计中的应用》,同时,学校调来学习计算机的老师,然后让他们学习会计。
为了老师真正能开发会计软件,在基于重庆嘉陵等企业定向开发的基础上,会计电算化教研室开发了“博思”通用会计软件,并通过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评审,还推广了一些单位。
“期间,我们差不多在嘉陵厂呆了一年,异常辛苦,在只有三个人参加的情况下,软件终于在嘉陵厂运行了起来。”毛华扬说,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需要教师参与到企业实际需求中来,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当时他想依托学校的老师,将会计软件开发好,并推向社会,真正解放会计人员。为此,他还找当时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财会局,要了10万元,成立了“兵器工业会计电算化开发培训中心”,作为本行业的基地。
来到重庆理工大学后,毛华扬将专业的未来发展定位在全国前列。因此,在教师培养上,他也有特别的措施。“会计本来就是业务工作,是应用科学,必须植根企业应用,所以我们的老师都要到企业实践。如果你都没有编过程,怎么讲课?你教出来的学生又怎么实践。”毛华扬说,企业需求每年都有变化,即便同一套系统,都必须每年更新,如果老师在企业有实践,那么他就能带回企业最新的需求QY球友会官网,培养的学生也是最贴合企业的。
“现在在会计电算化这块,我们当之无愧的是全国第一,尽管我们不是985、211。每年都有无数企业到学校要毕业生,更有很多高校到学校取经。”毛华扬说,今天的成绩与学校最早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有关,几十年的积淀里有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毛华扬,重庆市南川区人。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会计信息化硕士生导师,MPACC(会计专业硕士)导师。
1981年开始从事会计教学工作,1984年起全力进行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与科研,长期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开发、营销、服务管理工作。30多年来,一直在会计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作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
曾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会计系会计电算化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会计系副主任等职。
1993年创办兵器工业会计信息化开发培训中心,主持开发的“博思”通用财务软件通过兵器部评审,并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主持海南“大家”财务软件的开发,任海南港澳大家软件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该软件通过海南财政税务厅评审,1998年通过财政部评审。软件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到2006年兼任重庆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市场总监、客户总监、副总裁等职,从事多方面管理工作。
现任全国审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1) 专家委员兼副秘书长。曾任重庆市会计电算化协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中青年会计信息化分会常务理事、财政部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组成员、海南省会计电算化管理委员会委员等等。
编写专著和教材50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并多项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项,主要文章60余篇。
(原标题:重庆理工大学教授追梦故事系列报道 毛华扬:中国会计电算化的推动者)